确定风筝稳定地在空中翱翔后, 我用左手抓住线轴, 转过身以右手沿着沙滩拍摄落日和风筝凑成的美景。 高空中的风力固定, 所以只要风筝起飞后, 就可免去他是否坠落的担忧。 海滩上放风筝的年龄层平均都介于三至十二岁, 其余的是为人父母者教导孩子辨别风向。 我自得其乐地沉醉在这逍遥自在的海岸上, 天色渐暗, 最后一班海滩回去市区的巴士已经开走了, 就只有 8 公里, 用走路的吧! 都什么时候了, 在再为这些事情浪费生命真不值得。
这沙滩原名 Desperate Love Beach, 马来文名是 Pantai Cinta Berahi, 据说因为名字过于煽情, 在前几年被改名成 Pantai Cahaya Bulan, 月光沙滩, 很无趣的名字,
Desperate Love Beach 有何不好? 让人有遐想的空间有容易记。 不如我给它去个华文名字好了, “爱得激烈海滩”
海岸上是一排排木板式单层店屋, 售卖的饮料和食物几乎一模一样, 价钱也是每家每户几乎都是一样的。 纯朴的乡间生活, 在炎热无人的周四午间, 围着头巾的马来安娣拿着一块桌布擦去尘埃。 这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 明信片的碧海蓝天就在眼前。 诗情画意一些, 就把双脚浸泡在海水听海风, 小心别被热浪卷走; 嬉皮的, 我把外套席在满地沙粒的亭子, 然后抱着相机倒头大睡。 想必是因为前几天睡得太少, 所以在如痴如醉的海岸上我忘却一切的安全防范。
偶尔会有一两户当地人家在海边野餐或是偷懒。 就是这个调调, 跟着东海岸慢慢的品尝生活, 糊里糊涂地听着当地人的吉兰丹腔马来语。 在慵懒的午后, 可以在碧海蓝天倒头就睡, 是一种福气; 在热带雨林穿梭, 如泰山般冒险, 禁足了三个月, 活得像模像样的城市人, 穿着得体, 吃着城市人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而现在回归大自然, 和大自然和为一, 潇洒的做一个嬉皮士, 探索异地的人文故事, 拍照写文章, 才是我的最爱。 我相信这梦想不会被现实所磨灭的, 只要清楚自己在做着什么,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相机包里装有一本笔记簿, 一把笔和一本村上春树的《寻找漩涡猫的方式》, 睡饱了就靠在亭子翻书。 一个人的旅行时有好书相伴, 一点也不孤单, 细细地嚼着书本的营养, 和热情的当地居民交朋友, 相见如故, 给他人的生命偶尔注入快乐的元素,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趟吉兰丹之旅, 寻找编制风筝40年的老人。 距离“爱得激烈海滩” 三公里处有一户破旧的小木屋, 老人延续了马来传统风筝 Wau, 小木屋即暗又阴森, 里头是大小不一玲珑满目的大风筝小风筝, 最大的风筝约有二十尺, 地上是竹屑和一些老人造风筝的工具。 据说有老外开了一笔很庞大的数目购买大风筝却被老人拒绝。 传统艺术文化需要传承人, 让我们为这些勇士喝彩。 民宿的主人告诉我这老人已经去世了, 害得我失望了一下, 当我抵达小木屋时, 照片里的
uncle 还活生生的在我眼前。
关于风筝, 我的印象是停留在去年读过的一本小说, 《Kite Runner》, 作者是
Khaled Hoseini, 美裔阿富汗作家。 是我个人
2011年排名榜首的推荐书。 不要被生活的现实面操控, 记得坚持比努力更难, 所以结出来的果子也会更为丰盛。 我们是追风筝的人, 梦想即使很遥远, 即使一个在天, 一个在地, 也不放弃追求。
|
我和风筝老人, 这张照片是所有合照里最好的一张了, 反光地太过分些。 >< |
|
一副老人和风筝的画像斜斜地挂在天花板上。 |
|
老人正专心地削竹呢! |
|
二十尺长的巨人风筝! |
|
Desperate Love Beach, 谁说吉兰丹没有碧海蓝天?! |
|
非常适合睡午觉的地方, 啊, 嬉皮式的! |
|
我的风筝, 哈哈哈!! 太兴奋了! |
|
追风筝的人 |
|
风筝累了, 要休息。 |
2 comments:
啊~~~不错不错!
啊~~~吉兰丹没有别人口中的那么无趣, 去那里要放慢脚步慢慢体会! =)
Post a Comment